冬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历来被视为冬季的一个重要节点。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冬至就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那么,冬至为什么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冬至为什么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
冬至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主要是因为冬至后地表温度逐渐降低,直到约一个月后地表温度才能降到最低值。
冬至是太阳南移的最远点,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,日照时间最短。然而,冬至时地球表面的空气、水和土壤等积累的热量还没有完全释放,之后每天还在释放着积累的热量。直到约一个月后,地表温度才能降到最低值,这时气温达到最低,通常出现在农历的三九天。
此外,冬至后昼夜变化逐渐恢复,白天时间逐渐变长,夜晚时间逐渐缩短,但昼夜温差仍然很大,地球的温度还会持续缓慢下降。直到冬至后直射点北移到一定程度,北半球的气温才会慢慢回升。
因此,冬至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,而是冬至后一个月左右,地表温度降到最低时才是最冷的时候。
冬至后什么时候最冷
冬至后最冷的时段通常出现在“三九”和“四九”,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三十六天之间。
“数九”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计算时间的方式,从冬至开始计算,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后结束。在这段时间里,天气会逐渐变冷,然后变暖。每九天为一个阶段,称作“冬九九”,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。
“三九”通常出现在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之间,此时气温降至最低点,人的体感最冷。“四九”则紧随其后,此时仍然比较寒冷。这两个时期由于夜晚长、白天短,地面散热多而吸热少,导致气温降至最低。
展开全文
冬季天冷如何保暖
1、多穿衣
冷了就要穿衣,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。不管男女感觉到冷了,都要及时添加衣物,而不是为了好看,为了耍酷而穿着单薄。其中,围巾、手套、帽子可是出门必备的之物,一定要带齐。特别怕冷的人,请穿上厚厚地羽绒服为自己保暖。
2、多泡脚
每天晚上七八点或者说八九点的时候,建议用热水泡泡脚,这样做热气能够通过脚底进入到身体里面,再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将热气遍布全身,让人们感到温暖。其中,在泡脚水中,可以加些生姜片,或者艾草、或者说红花等,有助增强暖身效果。
但是要记住的是,泡完脚之后要记得用干毛巾将双脚擦干,而是让双脚猜在桶的边缘等它晾干。因为现在天气冷,双脚皮肤上都是水分,不及时擦掉的话,反而很容易着凉受寒。
3、多喝热水
喝热水的时候,热气能够直接从食道进入身体,再扩散开来。可以说,喝热水是暖身效果比较好的方法。所以说,在这寒冷的冬季要记得多烧开水喝。如果要外出的话,建议带个大一点的保温瓶,出门前将瓶子装好热水,如此做的话,外出也能及时喝到热水。
此外,也可以多喝热汤,尤其是吃饭之前,餐前喝汤的话,能够先调动肠胃的功能,同时也能先温暖脾胃,促进肠胃更好地蠕动,为后续进食的食物做好消化工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